镀铬工艺尚存在的问题:
1、铬酸有较高的毒性,对人的身体危害甚大,废气和废液必须经过处理,因而耗资较多。
2、由于电流效率很低,而槽电压又高,因此电能消耗较大。
3、由于使用高电流密度,所以电源设备投资增加。
4、由于采用不溶性阳极,消耗的金属铬需经常补充铬酐,才能保持电解液中各成分的相对稳定。
5、由于阴极大量析氢,镀层和基体金属产生氢脆。
6、镀层孔隙率高,镀层裂纹通底层。
电镀硬铬的要求
镀槽:硬聚氯乙烯板或钢槽内衬软聚氯乙烯均可,槽边应有抽风设备。
整流器:要有足够的容量与镀槽配套,波纹系数小于5%,电压不小于15V。
阳极:使用的阳极为铅锡合金(锡:7%)或铅锑合金,辅助及象形阳极亦应采用铅锡或铅锑合金。
加热器:选用钛、铅或聚四氯乙烯材料。
冷却管:选用钛或铅材料。
过滤泵:过滤泵的材料宜采用不锈钢或适当的耐铬酸塑料。
电镀硬铬需采用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,通常在20A/dm2以上,比一般的镀种高10倍以上。由于阴极和阳极大量析出气体,使镀液的电阻较大,槽压升高,对电镀电源要求高,需采用大于12V的电源,而其他镀种使用8V以下的电源即可。
1.镀铜:打底用,增进电镀层附着能力,及抗蚀能力。(铜容易氧化,氧化后,铜绿不再导电,所以镀铜产品要做铜保护)
2.镀镍:打底用或做外观,增进抗蚀能力及耐磨能力,(其中化学镍为现代工艺中耐磨能力超过镀铬)。(注意,许多电子产品,比如DIN头,N头,已经不再使用镍打底,主要是由于镍有磁性,会影响到电性能里面的无源互调)
3.镀金:改善导电接触阻抗,增进信号传输。(金稳定,也贵。)
4.镀钯镍:改善导电接触阻抗,增进信号传输,耐磨性高于金。
5.镀锡铅:增进焊接能力,快被其他替物取代(因含铅现大部分改为镀亮锡及雾锡)。
6.镀银:改善导电接触阻抗,增进信号传输。(银性能,容易氧化,氧化后也导电)。
一般来说,模具不进行热处理是不行的,否则模具的质量和性能各方面也都是无法达标的。既然模具热处理这么重要,那肯定要好好运用,比如处理的工艺、处理的设备等等。市场上模具热处理设备有不少,哪一种更符合要求呢?
1、模具热处理设备之燃料炉
这是一种以固体、液体和气体作为燃烧热源的加热设备,燃料经过燃烧之后会直接产生大量的热能量。由于这属于一次能源,因此性价比还是较高的,但就是掌握不好的话容易使模具表面脱碳或氧化,从而影响模具热处理效果。
2、模具热处理设备之电阻炉
它属于电炉中的一种,它以电为热能源,电阻体为发热元件。它的运用解决了模具热处理中无氧化问题。
3、模具热处理设备之感应炉
通过电磁感应的作用,会使模具内产生感应电流,促使去迅速加热。相比上面两种热处理设备来说,感应炉的运用属于比较优良的一种,它能用来进行模具表面热处理淬火、回火及化学热处理等。
既然模具热处理设备种类这么多,选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,要根据材料、要求等方面的特性,选择匹配的设备,才能获得理想的热处理效果。